首页 > 仙侠修真 > 过河卒 >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选问题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选问题(1/2)

目录

姚懿认真想了一下,这个提议的确比较合适。

大掌教改制金阙,本质是为了降低海外各洲的统治成本。

过去道门不肯给予海外各洲相对应的地位和权力,那么海外各洲的分离倾向永远都不会停止,攘道派的土壤一直存在,道门的治理成本会不断拔高,除非道门实行屠戮政策,否则最终会使海外各洲变为道门的负担,治理的成本大于收益,等到道门衰弱的时候,弃地收缩论就会大行其道。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道门就要把海外各洲的精英纳入自己的统治阶层,以夷制夷,方能降低治理海外各洲的成本。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两个掌府真人全都从中原调任,影响并不好,有又当又立的嫌疑。

可如果全都启用南洋的本地人,又要防范出现陈书华这种人。

最好是两面兼顾。

徐教容是中原人,可她大半辈子都在南洋,在南洋的时间比在中原的时间还长,已经算是半个南洋人了。

再有,徐教容膝下无子,只有一个义子陈剑仇,后者却是世代居住南洋的正宗南洋人,以后还是要传给陈剑仇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徐教容的档案从中原人改为南洋人。

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由徐教容代表南洋利益,能够得到南洋地方势力的广泛认可。关键是她在政治上足够可靠,绝对能心向玉京,她来做这个北婆罗洲道府的掌府真人,玉京放心,没有太大问题。

另一个掌府真人自然也要对标徐教容。

符合这个标准的二品太乙道士还真不算多。

不过经兰大真人这么一提醒,林元妙的确是个合适人选。

林元妙的祖上其实就是林灵素的祖上,林灵素是江州人,可成道却是在南洋,得了天后传承,这便与南洋扯上了关系。

要知道,有些时候信仰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也就是教友之间的情谊要超过同乡的情谊。

虽然如今的道门更像是一个朝廷而不是一个教派,可道门起家的确是靠着信仰的力量,现在的道门也还是有教义的,道友即是教友。

在南洋地区,天后的信仰还要超过太上道祖,林元妙作为天后的正宗传人,祖籍哪里已经不重要了,成道于南洋,便是南洋出来的人,这就是信仰超越地域的限制。更不必说,林元妙也在南洋任职过一段时间。

至于政治方面,林元妙就更不用多言,是绝对可靠的,每逢关键时刻,林元妙都坚定站在大掌教这边,几次险死还生。若是不可靠,大掌教也不会让林元妙担任昆仑道府的掌府真人,这是心腹中的心腹。

只是有一个问题,从地位上来说,昆仑道府的掌府真人默认高于大部分地方道府,毕竟是拱卫玉京的关键道府,政治地位十分显要,把林元妙从昆仑道府调到南婆罗洲道府,怎么看都是退步而非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