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大学堂里的道德冲突(1/2)
高翰文现在其实有些尴尬,随着朝廷财政的改善,其实浙江和自己的讨价还价能力大幅降低了。
有些人,稍微百姓生活好转一点就立刻转而去追求打造一个绝对仁义的道德社会。仿佛目前的生活已经是极乐世界一般。
这让高翰文处理这些事件来相当的束手束脚。
因为上上下下都是民意。高翰文无论如何也不能违逆民意的,最多就是及时跑路止损了。
高翰文能理解现在为什么全社会互换恢复道德社会的荣光。特别是一些泥腿子得了泰西或者朱雀国那边的封赏爵位,泥腿子翻身,冲击还是很大的。
这个冲击倒不是说只针对原本的士绅,更大的是针对原本的同乡。
一样的泥腿子,凭什么这些人就能翻身,一定是在外面出卖了道德,出卖了灵魂。
现在在杭州有一个简易的道德不等式,下南洋的、去市舶司的、进城的、留守乡土的,道德水平依次递增。
总之一句话,只有什么都不做,老老实实呆在原地,继续保持一副贫穷风貌的,才是道德最高洁的。
这是一个阳谋,高翰文是难以去戳破的。
就跟后世自己真信了不炒房的宣传,结果等后面才发现自己仿佛像个小丑。自己这种普通人响应号召不买房,倒是方便人低价屯房了。
无论什么时候宣传不炒房都不能说错,这事找谁诉苦去。就跟杭州现在,无论什么时候呼吁道德都很难说错。只是这道德的代价就要看这些倒霉蛋事后去察觉了。当然也可能永远不能察觉。
好在现在李春芳愿意出手,这位大佬作为泰州学派的大宗师,无论官场,仕林、民间都很有份量的。
只是高翰文还想不明白如何解套。
------------------
解决了这个最大麻烦,高翰文立刻意气风发地去两所大学堂,三所培训班去视察了。
“凭什么不让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