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波斯战起(2/2)
阿机思除了是花剌子模地区最大的地主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绿教在这一地区的长老,简而言之,他拥有着很强的治权和教权,既是世俗首领,还是宗教领袖。
波斯与印度专家高颍曾经写文分析过,认为波斯人现在搞的这一套,跟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家没什么区别,都是既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又掌握了经典解释权,相较于华夏而言,可以说落后了整整一个大版本。
激进的杨再兴表示,对付门阀世家,咱们汉人是最在行的啊!先效仿尔朱荣发起“河阴之变”,或者学朱温、柳璨、李振搞个“白马之祸”,把波斯人上层统治者肉体消灭;然后效仿侯景灭王谢、黄巢杀世家,总之就是一个字,杀!
杨再兴的发言遭到了众将领、文武官员们的一致反对,西域毕竟不似中原,中原有造反的传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么激昂的宣传,波斯人有吗?
按照高颍的研究,印度的种姓制度与波斯人多少有些关系的,这群波斯人与印度人一样,是真的相信人天生就带着种姓阶级的,就像景教宣扬的那样,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
简单来说,西征的文武官员们不认为汉军杀了波斯的贵族们,波斯的底层百姓就会认为自己得到了解放,就会对汉军夹道欢迎,他们能够做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么?
高颍在西域或许没有特别大的、能够直观看到的功绩,但是他对波斯人以及印度人的文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在汉军与波斯人的日常接触中得到了证实。
总之安息都护府的文武官员们已经对波斯人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认为波斯人虽然号称文明悠久,但仍旧是不开化的蛮夷,他们的脑回路与汉人传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岳飞也反对杨再兴的建议,朝廷毕竟在西域只有驻军,若是在西域大行杀戮,只怕刚刚从塞尔柱突厥人手里抢来的宗主国位置就要就此丢失了。
但反对归反对,岳飞以及其余文武官员并不反对屠杀,这是关乎华夏在西域的利益、关乎西域诸多仰仗丝绸之路生存的百姓和部落的利益,汉军是绝不可能后退一步的。
以杨再兴为先锋,岳飞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杨再兴领骑兵、武松领重步兵,从药杀水中游的占德城向西杀到了忽毡城,出城迎战的一千余突厥士兵全部被杀,一个活口都不曾留下。
韩存保则领另一支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奔讹答剌城,讹答剌城在不花剌以西,故而韩存保的任务,就是截断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人与玉里犍城之间的联系。
在北面,关胜与高宠也集结了数千精兵,沿着咸宁海南下,杀向了玉里犍城在北方的军事重镇木伊那可城。
如同汉军过往一样,在玉里犍城积极备战的阿机思短短数日就收到三个坏消息:汉军几乎同时对波斯人的三座城池发起了进攻,来势汹汹,行军速度极快。
“汉人难不成会飞么?”阿机思大为震动,汉军的每一个进攻方向,都精准地打在了波斯人最痛的地方。
这是阿机思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汉军那位楚国公之间在军事才能方面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