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那就升级调查吧(1/2)
能当上大官的,没有省油灯。
郭海超不折腾,不去主动抓贪腐,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打破格局是容易的,打破格局再重建就困难。打破格局再重建的同时,又不影响经济发展,还要抓住腾飞的时代窗口,特别难。
所以,在这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很多人都将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以GDP论英雄。
这是典型的抓大放小。
先抢抓时代机遇,将经济规模提升上去。
而苏希是个异类。
郭海超很佩服苏希,因为苏希能同时将两件事情干好,而且干的超级好。
苏希不仅善于制造官场塌方,也擅长重建,更擅长在塌方的地方建立起宏伟的经济建筑。
这种能力,可能放眼全国,也很难找出第二位。
以东明和清河的成就,苏希凭借这两份政绩,能够阻碍他上升的只有年龄…以及过往的连续破格提拔记录。
不然,以苏希的能力。在二十年前,可能直升副省长了都有可能。
此时,苏希忽然叩了叩桌子,他问道:“看来你对大宁市政治现象的观察还是很敏锐的。来,聊聊你半价买房的事情吧。”
王海洋闻言,瞬间一愣。他说:“…苏书记,这个问题…我很难和您解释。但是吧,我确实是收了好处。可以说,我们警务系统很多,尤其辖区有高氏集团重要公司的公安机关,很多领导都享受到了半价买房的福利。”
“现在房价一天一个价,我们确实是想多搞套房子,以便将来养老。我们也知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但是大家都这样,我要是不买,不吃亏了吗?”
王海洋也算是说了心里话。
但显然不是全部的心里话。
苏希说:“你所讲的,我能够理解。但是如何区分是市场行为还是行贿受贿行为,要看你有没有办事,有没有做类似包庇纵容的行为…。你好好谈一谈这个问题。”
苏希站起身来,他没有和王海洋继续聊天。
他知道,这批沙正刚带出来的精英,有的是手段让王海洋吐出实情。
苏希找王海洋谈话,一方面是侧面验证他所了解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是让王海洋放松心情,打开话匣子。
算是心理攻势的一种。
从目前的状况看,效果非常好。
苏希虽然很久没有做过这种一线审讯工作,但基本的能力还在。
纪委办案和公安办案是有区别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纪委的手段更多,搜证的方式也更多。
苏希算是无缝衔接。
…
高明成被抓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大宁市。
苏希的到来本就让大宁市很多人群情激涌。
苏希过往的名气支撑了民众们的信心,也鼓舞起了他们内心的‘躁动’。
他们是希望大宁有一个翻天覆地改变的。
他们也认为…只有苏希能让大宁翻天覆地改变。
只是,过往高家留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强势了。
这些民众无论是基于哪种原因,他们都只会在形势明朗的情况下才敢站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