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皖城复汉(2/2)
庐江郡,皖城。
在刘瑁与曹操二分扬州后,将皖城重新让给了曹操,但他却将能带走的百姓、投奔大汉的世家纷纷带回了荆州,只留给了曹操一座空城。
在曹操命武周担任庐江太守后,武周便彻底将皖城变成了一座军城,里面没有百姓,只有数千魏军在此据守,不过此时,皖城的气氛却极其凝重。
“报!将军!汉军水师主力,由甘宁亲自率领,战船近千,已入濡须水,正向濡须坞前进!”
“报!另有一支汉军,由黄忠率领万余汉军一路西行,已过皖口,正沿江岸向皖城方向急行军,预计最迟三日后便可抵达城下!”
庐江太守武周此时正立于城楼之上,仔细听着斥候传回的紧急军报,面色凝重。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城垛上的青苔,眉头紧锁……
武周非常清楚,此刻的皖城已然成为一座孤城。
毕竟汉军主力已沿濡须水北上,合肥战事一触即发,曹休自保尚且不暇,怎会分兵南下?合肥是不可能有援军了……
“死守皖城,无异于以卵击石,还有白白葬送我麾下数千将士性命,于大局更是毫无益处……”
武周喃喃自语。他不是愚忠之人,更非怯懦之辈,他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这支力量的作用。
“将军,汉军势大,我军兵少,不如……向北撤往舒县?舒县城池尚算坚固,或可据守,等待都督援军?”副将忧心忡忡地建议道。
武周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提议。
“舒县?看似是个好选择,实则不然。
毕竟此地正位于甘宁北上的必经之路,我军若退守舒县,正好撞上甘宁的兵锋,到时无论曹休都督何时来援,我们的损失都不会小!
况且,以荀攸、庞统之智,岂会想不到舒县这条路?说不定早已布下后手。”
“那……将军之意是?”
“立刻将皖城所有能带走的粮草、军械装车,行动务必迅速!同时,飞鸽传书合肥曹都督,告知我军动向及汉军部署。我等此行不往舒县,而是撤往龙舒县!”
“龙舒?”
副将更加不解,“可是龙舒距离合肥更远,我们如何支援主战场?”
“正因其偏僻,才是我等的生路!”
武周解释道:“汉军主力目标是合肥,拿下皖城后,黄忠主力定会东进以配合甘宁行动。他们未必会分出多少兵力来追击我们这支‘败军’。
我军退守龙舒,一则可保全实力,二则可扼守皖城北侧通路,还可寻机袭扰黄忠后方粮道,或趁汉军主力与都督在合肥激战正酣之时,出其不意,夺回皖城,牵制汉军南线兵力。
如此,远比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要明智得多!”
副将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露出钦佩之色:“将军英明!末将这就去传令!”
计议已定,武周不再犹豫,皖城守军在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撤离准备。
在当天夜幕降临之际,武周亲率数千人马,打开西门,携带部分重要物资,火速向着西南方向的龙舒县撤退,只是武周为了拖延时间还是在墙垛之上留下了不少草人以迷惑汉军。
翌日晚,黄忠大军兵临皖城城下,原本在黄忠的计划下,是要立刻发动攻击的,但是当汉军发现了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的人影后,不禁连忙向黄忠汇报……
“将军!城墙之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影,魏军看似已有准备,我们……”
黄忠闻言,眉头不禁微微皱起,轻声道:“待我前去查看一下!”
说罢,黄忠便领着几十名亲兵直奔皖城而来。
“嗖!”
黄忠刚刚抵达魏军射程,便听见一声弓弦响起,连忙提起缰绳,随后就看见一只箭矢猛然射到了地上!
黄忠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城上情况,但城上光线太暗,看不真切,黄忠犹豫片刻后,只是下令将皖城团团围住,等到明天早上,再发动进攻。
翌日,天光大亮……
“将军!我们上当了!城墙之上,全是草人,城头上的魏军加起来不到三百!”
“什么!”
黄忠听到手下所言,惊讶的站起身来,再度带着黄叙前去查看,这才看到城墙之上那一个个草人,仿佛正在嘲笑着黄忠的谨慎……
“哈哈,无妨,如此最好,传令下去,全军攻城!把这三百人的皖城给我拿下!”
“喏!”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汉军就击溃了留守的三百魏军,涌入了这座几经易主的坚城……
“将军,魏军主力已于前天晚上向北面撤退,退往龙舒县!”
在审讯了几名魏军俘虏后,黄叙便亲自前来向黄忠汇报了。
“龙舒……”
黄忠捋着胡须,目光投向西南方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武周,倒真是有几分决断,不肯做困兽之斗,选择避实击虚,保存实力,日后或成我军肘腋之患。
传令下去,立刻清点城内物资,加固城防,派快马回报荀都督,告知皖城现状!
全军休整半日,明日一早,主力按原计划向居巢开进!留下一部兵马守备皖城,同时密切监视龙舒方向动静!”
“喏!”
就这样,汉军的龙旗再次飘扬在皖城的城头之上。
这座曾经见证了孙策、周瑜、大小二乔绝代风华的江东名城,在经历了曹操与刘瑁的反复争夺后,终于再次回到了大汉的怀抱。
然而,武周的战略性撤退,也为这场看似顺利的收复之战,留下了一丝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