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搬迁(1/2)
“全村都走吗?”付宁有些不敢置信的问工作组的组长。
“对!您的意见小李已经转达给我们了,领导考虑到这里大部分都是军烈属,最后决定把试验场的人全都转移到阜平去。”
“好!”付宁让保本把全村的人都集中起来,省得一家一家的通知。
但是当他把这个消息转达给村民的时候,响应的人却没有几个。
“先生,非得搬家吗?咱们住得这么远,哪儿就那么容易让人找着啊?!”
“是啊,是啊,这庄稼刚收完,冬天可是能好好儿歇着了,瞎跑啥啊?”
“付先生,咱们跑到阜平去了,明年有地种吗?不种地咱们吃什么啊?”
……
听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付宁往场院边儿上的大石磨上一站,开始劝道。
首先是明年的生计,既然政府让咱们都过去,那肯定不能让咱们挨饿。
有地种,咱们就种地;没有地种,那工厂啊、后勤啊都是好去处。
再有就是留在这里的危险,付宁指着他的房子,把王一逐拿出来当反面教材,这黑心肝的都找上门儿来了,咱们不能擎等着挨刀啊!
“我知道大家舍不得这儿,这儿是咱们的家,我也舍不得,但是只有人活着,他才能有盼头儿不是?”
付宁指了指周围的山,“这儿有咱们亲手开垦的田地,有咱们先人的坟,咱们是肯定会回来的,这回不过是出去避避祸,就跟去年春天一样。”
去年春天,拾福峪的男女老少被小鬼子追着,在这大山里连跑带躲了两个月。
“我保证,咱们这次避祸的时间得长一点儿,但是两、三年肯定能回来!”
他这么说,大家的接受程度就高多了。
对,是这么个理儿!
那群天杀的要来祸祸咱们,那不得躲一躲啊,等把他们收拾了,或是风头过去了,咱们再回来就是了。
不过即使是这么安慰自己,看着打起包袱的行李,上了年纪的人们还是抹起了眼泪。
谁知道这次一走,还能不能活着回来看看自己的家啊?
本来上次被扫荡完了之后,这房子就应急凑合盖起来的,家里的杂物也都烧过一遍了,这行李倒是好整理。
但是有一户人家不跟着他们去阜平了。
就是张老西儿家,工作组特意询问了他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回太原,将来有需要的时候能发挥一下作用。
张老西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自打从太原城里跑出来,天天都想着回家。
而且他的大儿子现在也在太原城里,回去了能看着,心里踏实。
不过他把小儿子鹿生交到了付宁手里。
“付先生,这时局啊,跟三爷说得一样,我想着不能一家子都搁在太原,您把这孩子带上吧,要是有个万一,我们家不至于绝了户!”
张鹿生刚满十六岁,他爸爸的手艺也学了个七、八成,从拾福峪到阜平这一路上正好儿也缺一个会拾捯大车的人。
付宁把他的手接过来,让老西儿放心,到了阜平他们就安全了。
看着各家收拾得差不多了,付宁带队先出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