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谈论修行之道(1/2)
“不过,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其影响力的完全消失,它依然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全球其他地区开枝散叶,在东南亚、东亚等地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当年去了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那里的修行者们,每天都会进行长时间的诵经和冥想。”
“他们的诵经声,特别有感染力,感觉整个寺庙,都被一种神圣的力量笼罩着。”
他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味当时的场景。
“而且他们的冥想方式,也很特别,有的人,会在额头上点上朱砂,然后双腿盘坐,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的感悟。”
林真逸微微皱眉,思考着问道:“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呢?修行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吧?”
乔玉龙连忙点头:“那影响可太大了!很多修行者,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们摒弃物质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的修炼上。”
“在尼泊尔,我还遇到了一些苦行僧。”
他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们的修行方式更加极端,有的人会赤着脚走在滚烫的沙石上,有的人甚至会把自己,倒挂在树上,一挂就是好几天。”
林真逸很惊讶:“这……这也太艰苦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乔玉龙摇了摇头:“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苦行,可以消除前世的罪孽,达到灵魂的解脱。”
“在他们眼中,肉体的痛苦,只是短暂的,而精神的升华,才是永恒的。”
他叹了口气,“不过,虽然他们的修行方式很极端,但他们那种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真的很让人敬佩。”
林真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孕育出了不同的修行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追求精神升华的本质,是一样的。”
乔玉龙赞同地笑了笑,两人又开始探讨,这些不同修行方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饭后,两人一同走出茶馆,漫步在玉阳镇的街道上。
午后的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芒。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卖各种手工艺品的,有飘出阵阵香气的小吃摊,还有古色古香的书店。
乔玉龙兴致勃勃地走在前面,不时回过头来,对林真逸说道:“你看,这就是现代生活的魅力,充满了烟火气和新鲜感。”
他指着一家摆满了新奇玩具的店铺,“这些小玩意儿,在美国也有类似的,但总感觉没有国内的这么有特色。”
林真逸跟在后面,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和欣喜。
他专注修行,对尘世生活细节,渐渐有些陌生,但此刻,这热闹的景象让他感到格外亲切。
“确实,我常住别墅中,很少有机会感受这些。”他看着街边的人群,笑着说。
他们来到一个热闹的集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有色彩斑斓的丝绸,精美的陶瓷,还有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农产品。
乔玉龙拿起一块丝绸,在阳光下仔细端详:“这丝绸的质地真好,上面的花纹也很精致,这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啊。”
林真逸点点头,拿起一个陶瓷摆件,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
“这些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每一件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座古老的庙宇前。
庙宇的大门紧闭,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
乔玉龙走上前去,轻轻推开了门,一阵清幽的钟声传来。
“这里的氛围和集市完全不同,感觉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乔玉龙低声说道,神情庄重。
林真逸跟着走进庙宇,看着墙壁上的壁画和供奉的佛像,说道:
“这座庙宇历史悠久,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和祈愿。在古代,这里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之所。”
他们在庙宇里,静静地走了一圈,感受着这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走出庙宇,乔玉龙感慨道:“这个小镇既有现代生活的热闹,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真是个奇妙的地方。”
林真逸微笑着点头,两人继续在小镇上漫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两人沿着街道继续漫步,阳光渐渐变得柔和,洒在他们身上。
乔玉龙突然兴奋地说道:“我发现我们除了修行,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也都很感兴趣啊!”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有些破旧的书,“这是我在国外收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里面有很多对传统诗词、书画的解读,非常有意思。”
林真逸接过书,仔细翻看着,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没想到你在国外还能找到这么详细的资料,这里面有些观点很新颖啊。”
他指着书中的一处内容,“你看,关于这首古诗词的解读,和我以往的理解有些不同,很有启发。”
乔玉龙笑着说:“是啊,在国外,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能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这时,他们来到一座古老的牌坊前。
林真逸停下脚步,说道:“这座牌坊,可是有历史故事的。”
他指着牌坊上的雕刻,“这上面的图案,记录了古代一位贤人的事迹。”
“他一生清正廉洁,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修建了这座牌坊。”
乔玉龙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那他具体做了哪些好事呢?这些雕刻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林真逸耐心地解答着,两人围绕着牌坊,探讨着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座古老的书院。
书院内,古木参天,静谧而祥和。
林真逸带着乔玉龙走进书院,介绍道:“这里曾经是古代学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培养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乔玉龙看着书院内的建筑和陈列,感慨道:“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学子们的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在书院里参观着,分享着彼此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见解,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回到宾馆后,乔玉龙兴致依旧不减,他热情地邀请林真逸到自己房间:
“林兄,我一直很好奇道家修行的功法,你能不能给我演示一下?让我亲身感受感受。”
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林真逸笑着答应道:“当然可以,不过只是简单的演示,让你了解一下。”
他走到房间中央,调整好姿势,开始演示简单的吐纳之术。
只见他缓缓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吸气,腹部慢慢隆起,仿佛在吸纳天地间的灵气。
接着,又缓缓呼气,气息悠长而平稳,似乎将体内的浊气全部排出。
乔玉龙目不转睛地看着,模仿着林真逸的动作,却总是不得要领:
“这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啊,感觉气息总是控制不好。”他有些懊恼地说道。
林真逸走上前,耐心地指导:“不要着急,呼吸要自然,不要刻意用力。先从慢慢的深呼吸开始,找到那种气沉丹田的感觉。”
在林真逸的指导下,乔玉龙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
随后,林真逸又演示了导引之术,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
乔玉龙看得入神,忍不住鼓掌:“太精彩了!这导引之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感觉还充满了艺术美感。”
看着林真逸演示完后,乔玉龙说道:“轮到我了,我给你展示一下,我修习的心理学派中的冥想技巧。”
他让林真逸坐在椅子上,自己则站在一旁指导。“闭上眼睛,放松全身,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森林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微风轻轻拂过……”
林真逸按照乔玉龙的指导,渐渐进入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