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 第727章 去中国拍《疯狂的麦克斯》

第727章 去中国拍《疯狂的麦克斯》(1/2)

目录

记者们的疑惑,林源都看在眼里。

《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的风格,可以说是强的有些离谱,和林源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显得格格不入。

在林源的电影中,他一直是以温润如玉,或者按西方说法叫西装绅士的形象出场的。

大众早已习惯了林源干净,帅气,阳光的外形。

而《疯狂的麦克斯》……

这是一部废土题材的电影。

既然都是末世废土了,肯定过去的形象没法再保持了。

但这正是林源想要的。

这么多部电影雷同的主角形象,哪怕有青出于蓝的精采动作戏,也不能弥补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的局限。

林源就是希望,自己能一改以往绅士的形象,充分的展现出狂野的一面。

更何况《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作片佳作。

这部电影大致讲述的剧情是:

在资源枯竭的后末日世界,暴君“不死老乔”控制着水源和军队。

“不死老乔”的得力女将弗瑞奥萨叛逃,并带着他的五位妻子逃离。

孤独的流浪者麦克斯被卷入这场逃亡,与弗瑞奥萨联手对抗“不死老乔”的疯狂追击,展开一场横跨荒漠的生死飞车大战。

故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这部电影从外在表现,到内核都极为优秀。

这部电影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废土美学,橙黄的荒漠、诡异的绿洲、金属朋克的改装车,每一帧都像末日油画。

在林源看来,完全不比《英雄》的视觉效果差。

拍摄方面,80%的特技是实拍,减少cgi依赖,飞车追逐、爆炸、肉搏战都充满真实冲击力。

这正是林源的强项所在,他能极大的加强电影这方面的表现。

电影的内核,深刻的探讨了环保与资源争夺,用水、汽油、血液的象征意义贯穿全片,影射现实世界的资源危机。

更是大胆的表现了极权与反抗,“不死老乔”用宗教和暴力控制民众,而逃亡者代表自由意志的觉醒。

可以说,《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是好莱坞近三十年来最优秀的几部动作电影之一,可以比肩《终结者2》和《蝙蝠侠:黑暗骑士》。

众所周知,奥斯卡金像奖对于动作片一向是持歧视态度的,因为大多数动作电影,在思想内核和艺术表达方面,确实是存在短板。

哪怕是林源也要承认,大多数他的电影能拿奖,只是占了制作层面太过于惊人的优势,但说起影片的艺术表达,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但《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却能获得从最佳影片,到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的提名,可见这部电影的内在,同样是熠熠生辉。

对于林源的电影来说,外功已经练到了极致,那么补一补内功,自然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有效方法。

面对记者的疑惑,林源只是笑着问道:“你们就不想看看我不一样的荧幕形象吗”

话音刚落,记者们立刻也反应过来:

对啊,谁说林源在大荧幕上,永远只能温文尔雅的

当固化的思维被打破后,记者们越想越觉得,《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和林源十分搭。

狂野的公路动作片,将给林源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这部电影实在是很值得期待!

“林源先生,能谈谈这部电影的合作深度吗”

“林源先生,这部电影的版权怎么处理”

“您会使用自己的全套班底来拍摄吗”

一系列的问题,被记者抛了出来。

林源心中暗自点头,不愧都是最精英的记者,看来在电影方面也没少下功夫,问出来的问题都很关键,也很敏感。

他要拍摄的《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并不是一部从头开始的新电影,而是建立在前三部基础之上的。

《疯狂的麦克斯》是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创作的系列电影,第一部电影上映时还是1979年,主演是好莱坞老牌帅哥梅尔.吉布森。

后来又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分别上映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电影。

对于这样一个老牌系列电影,林源是很难绕开这部电影的缔造者:导演乔治.米勒。

记者们担忧的是,林源要如何接手这样一部,已经被人刻上了烙印的电影。

拍摄时,电影风格谁说了算

版权归谁所有

使用《疯狂的麦克斯》原班拍摄人员,还是用林源影业的人员

这些问题相当敏感,也很棘手。

因此记者们不太理解,像林源这样的超级巨星,完全可以另起炉灶重新开一个新ip。

林源笑着说道:“我知道大家担心的,我和乔治.米勒导演,已经达成了共识。大家只需要拭目以待,等着我们呈现精彩的作品吧。”

听到林源的答复,台下记者们也不再担忧,而是很赏脸的给出热烈的掌声。

但林源心底却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并没有搞定乔治.米勒导演。

说是已经达成了共识,指的是林源影业已经和乔治.米勒签约了。

在得知能够和林源合作后,乔治.米勒甚至愿意让出第四部电影的版权,只求能够获得和林源合作的机会。

前期能够推进的这么顺利,有诺兰导演的功劳,他和乔治.米勒导演,是很好的朋友。

有诺兰导演牵线搭桥,自然商谈起来少了很多摩擦。

但更重要的是,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导演不想和林源合作

简直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因此乔治.米勒导演几乎答应了所有的要求,愉快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但林源知道,有一点至关重要的事没有谈:

那就是影片的主导权!

正常情况下,拍摄过程中制片人最大,但是导演掌握着拍摄的主导权。

如果主导不了拍摄,还算什么导演。

可林源拍电影以来,一向都是由他主导的,导演只能服从于他的拍摄想法。

这也是诺兰导演不想再和林源合作的一大原因。

此时的乔治.米勒导演还没意识到,自己让出去那么多之后,连最后的主导权,也必须让给林源。

这恐怕会让他很难受,但协议摆在那儿,他很难拒绝。

可林源真正想要的,是乔治.米勒导演发自心底的配合,而不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表面顺从。

事实上,乔治.米勒导演之于《疯狂的麦克斯》,就相当于张谋导演之于《英雄》,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要不是林源看重这一点,他完全可以另起炉灶,不就是一部废土题材的电影嘛。

难道非要借人家的壳拍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