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素心斋话 > 第90章 无须隐瞒

第90章 无须隐瞒(2/2)

目录

“源哥您去忙吧,我这就给少爷准备些好吃的。”禄子说道,“少爷,我可是又弄了几味新品,正好您也帮我把把关。”

禄子看着清源远去,心中那抹异样愈加的不安起来,源哥这举动可叫人好是担心。那种事在有钱有势的公子哥眼中也属实平常,若只是耍耍也就罢了,哪怕是隔着一层辈分也就那样了,可无论怎样一旦涉及情感那就是犯了大忌。

镇公所的周边依旧是不少人,看其穿着皆是工匠无疑,巡防队的几个人持枪守在门前,看这阵仗怕真是闹的不小。

清源见那些人中也无一个认识的面孔,自己也并未听到有人在相互谈论,自己也真是不好冒然的凑上前去。清源想了想又带着几人向“悦文书院”走去,陈举人一家现还住在那里,藏于地窖中的贵重物品也没有搬运出来。

陈举人听到章四爷的声音忙从房中迎出来。院中依旧散着那股焦糊的味道,几日未见陈举人也是消瘦许多。

陈举人本打算今日便去章府找四爷商议的,见其到来想必也是应知道了那事。章老爷清仁和自己讲过,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胞弟清源介入此事已成定局,对于裴立宗还是万不可针锋相对,这搜寻证据一事不能急于一时,务必要做到谨慎处之。

清源将几人重新互为介绍一番,待众人落座后,便开门见山的问起了工匠闹事的起因。陈举人对章四爷的信任度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对此也更是无须隐瞒。

陈举人见下人将泡好的热茶端上后,又偷偷叮嘱夫人,快去“明德居”备些酒菜回来,叫下人也看好院门且不可叫外人进来。

自新旧政权交替后,奉天府下设各部重组一事也算是告一段落,可其内部局势却依旧是错综复杂,看似一团和气可却是暗流涌动。

赵尔巽是前清汉军正蓝旗人,他可是位实打实的奉天人,历任数个地方重镇的封疆大吏,宣统三年时又任这关外三省总督一职。此人在任职期间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进新政改革,其任户部尚书时,在变通捐税、筹措经费、改革币制等多方面颇有建树。

赵尔巽在新政府成立后任了奉天都督,可不知他却变得保守起来。有人传出其对新政不满,在奉天各界大力宣扬前清政权如何之好;对于日本人的态度也是颇为暧昧,甚至传出现今倭人在奉天地界之所以能如此的肆无忌惮,这其中也是与赵尔巽有着莫大的关联。

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海战时,张锡銮在与日军作战时立功,后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府知府、中军各营统领、奉天营务处总办、奉天度支使等职。

张锡銮在前清隆裕皇后签署“退位诏书”前,曾先后两次电请清廷承认共和,在新政府成立后受任关外三盛宣抚使、几月前又兼任奉天都督与奉天防务一职。张锡銮对于倭人始终保持警觉,或许这也是他来关外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源对此可是一无所知,来关外之前对于政事更可谓是丝毫不感兴趣,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加之这数月来的桩桩件件,这才感到上面的风吹草动对于寻常之人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清源想到那张印有张锡銮的“通行证”,再加上重建书院一事,难道这不应该是作为奉天都督的赵尔巽所为吗?

“陈先生,张都督即为兼任,那他岂不是位副职?”清源问道。

“并不是四爷您说的这般。”陈举人摇摇头,要是这样的话奉天怕早不是现今这个样子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