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亮剑:我钱伯钧弃暗投明 > 第172章 【合章 4k】磨刀霍霍神头岭

第172章 【合章 4k】磨刀霍霍神头岭(2/2)

目录

根据指挥部的推演,日军第108师团的援军大概率会在8时左右途经神头岭,预计兵力在一个大队以上。

我旅的771团、772团、补充团将会在此伏击小鬼子的援军。

不知道,钱团长想吃哪个方向的席面?”

钱伯钧未立即应答,反而问道:“鬼子若呼叫空中支援,贵军将如何应对?”

“速战速决,一个小时内解决战斗,飞机来了也只能收尸!”陈团长拍案。

一旁的老邢忍不住插话:“可潞城的小鬼子是108团的辎重部队。这里的辎重可没贬低小鬼子的意思。

他们的武器装备可能比一线的小鬼子要豪华的多,甚至有可能出动坦克。

小鬼子的装甲车在前开路,硬冲会折损弟兄......”

“用这个!”陈团长闻言哈哈一笑,特意看了钱伯钧一眼,然后从一旁的箱子里掏出一捆铁皮筒,“自造火箭筒,专打装甲车!”

钱伯钧接过细看,竟是仿制青峰团的“铁拳”,虽工艺粗糙,却透着几分实战智慧。

怪不得这老小子取出来还专门看自己一眼,这是明目张胆的在向自己这正主示威啊!

他暗自感慨八路军的学习能力,顺势提出条件:“贵部不厚道哈,居然敢当着我这李逵卖弄李鬼!

不过,要是为了打小鬼子,我钱某人岂会在意这些,所以陈团长不用暗戳戳的给我上眼药。

钱某人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只是不希望这些武器,有朝一日会对准自己人!

正相反,我部可以提供12具正版‘铁拳’,但战利品上应该有我‘青峰支队’一份!”

钱伯钧一边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特意在青峰支队四个字上发了重音,一边开始讨价还价。

说实话,他巴不得八路军把磐石基地的技术全都偷学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抗日势力这边多几个太原兵工厂,他相信抗战的进度会大大提前,送更多的小鬼子去拜见他们的天皇大人。

他也不是不愿意暴露兵工厂的存在,他最担心的反而不是眼前的小鬼子,他怕的是远在重庆的那帮大佬。

陈团长哈哈大笑:“钱团长还是生意人脾性!成,你们拿二成,武器弹药都算在内!”

钱伯钧立马摆手,“武器弹药就算了,缴获的骡马、汽车全归我旅,山区运粮缺不得这些活牲口!”

陈团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不过却没说什么,想了想,点头答应。

随着时间推移,两边的争论焦点转向兵力部署。

钱伯钧坚持由青峰支队主攻西段:“我部炮兵营多门火炮可覆盖整段公路,正面冲锋时,贵部只需侧翼策应。”

陈团长却寸步不让:“神头岭地形狭窄,大兵团展不开!这里有我们三个团的兵力足够了。贵部炮兵轰完首轮就得转移,否则必遭鬼子反击。”

他蘸水在桌上画出敌我态势,“不如这样:我旅三个团正面突击,一个团主力置于北侧申家山,利用山沟隐蔽;

一个团藏于果军旧工事内,伺机对日军行进部队发起进攻;

另外一个团负责堵住日军进军前路,到时候会炸毁浊漳河大桥,从而让小鬼子的先头部队只能原路返回;

贵部卡住退路,再派一支奇兵端掉鬼子指挥部!”

钱伯钧盯着水痕沉吟。

林怀瑾突然附耳低语:“团座,神头岭这里明显狼多肉少,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个地方找肉吃?

小鬼子在神头岭遇到埋伏的话,潞城剩下的守军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咱们完全可以‘围点打援再打援’!

也就是动静不宜过大,不然咱们完全可以把潞城给拿下来!”

钱伯钧眼前一亮,果然不亏自己的诸葛怀瑾,当即拍板:“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团也没必要出动太多部队了,那就重在参与好了,黎城县的攻城战和神头岭的伏击战,我们都掺乎一手!”

经过一番不太热烈的争论,作战方案最终敲定:

八路军三个团负责主攻,到时候会派两个营的兵力潜伏于公路两侧旧战壕,以手榴弹和机枪发起首攻;

青峰支队炮兵营隐蔽在北坡,首轮炮击后迅速拆卸火炮转移;

步兵营抽取精英战士埋伏于东南灌木丛,专打溃逃之敌中的集结力量;

特战排化装成突击小分队则混入日军车队制造混乱。

商议完毕,陈团长掏出一壶烈酒,倒满两碗:“钱团长,此战若胜,小鬼子没有了机动兵力,我们八路军针对日军的破袭战会越打越顺利。

我们甚至可以保证,邯长公路半年内再无鬼子的辎重敢走!”

钱伯钧举碗相碰:“为华夏山河,为三晋父老,干!”

酒液混着夕阳余晖泼洒入土,宛如血誓。

当夜,神头岭上镐锹声不绝。

八路军战士将手榴弹成箱成箱的藏在公路护栏下,青峰团工兵营则帮着对方加固果军留下来的破旧工事,最后做好伪装。

钱伯钧离开前,亲自检查了427团负责的每一处火力点,最后驻足于神头岭峰顶。

山风猎猎,他望向漆黑谷底,仿佛已听见两日后小鬼子的哀嚎。

有了八路军顶在前面,咱们的427团也可以放手一搏。

到时候,冤有头,债有主,全是八路军青峰支队干的好事,关他427团什么事情!

反正八路军要建立太行山根据地和北岳根据地,偷偷的多一个自己的平顺根据地,应该没啥问题吧?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