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169章 午夜检货

第169章 午夜检货(1/2)

目录

“那边的负责人是谁,出什么问题了?”

李华麟注视着李星宇小跑着回来,闻言放下手中热水袋,示意一旁的工人封箱,眼中不由多了几分好奇。

“负责人是我们林省的郭艾,也不是啥大问题,就是给伊尔库茨克发货的羊绒毯,有几条是破损的。”

“真搞不明白,国内在装箱时,还能犯这种疏忽。”

“因为几条毛毯吵起来了,这有什么好吵的,咱们展品里不是有毛毯吗,给置换一下不就得了!”

示意工人拆箱,李华麟拨开箱子里的报纸,拎出桶装的大豆油仔细检查着,瞥着上面的“古法”二字,不由嘴角勾起笑意。

“嗨,他们争吵的原因还真不是换几条毛毯这种小事,是苏方的翻译口语不标准。”

“郭艾以为对方在故意挑刺,两方就呛起来了。”

“不过没事了,苏方的翻译已经走了,现在陪着郭艾的,是咱们随行的翻译。”

李星宇来到贴着保温瓶标签的箱子前,示意工人拆箱,继续道:

“老四,咱们带来的翻译还是太少了,我总跟你待一起,已经有人说闲话了。”

“明天我就跟财务组的人去忙活了,你自求多福吧。”

“你要不会说话就闭嘴,什么叫自求多福,我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找死的!”

李华麟摆了摆手,示意工人将面前的箱子封装,又来到一个未拆封的箱子前,示意工人拆开。

寒夜里在江边检查货物,那冷风是嗖嗖的,即便穿的再厚,也坚持不了多久。

好在苏方提前在每艘货轮的附近,都扎了帐篷,帐篷附近有篝火,有温着的水和食物,这才让李华麟等人没有被冻成冰棍...

1200多吨货物听着很多,但实际检查起来一点都不少,尤其是涵盖了各种行业的轻工产品,农生产品,更是繁杂无比。

随着一箱箱货物检查完毕,一些参加过宴会的各省代表们,也纷纷赶到了码头。

根据订单交货,各省代表拿着订单找码头军人领货,

然后再由运输车运着货物,到布拉格为申斯克的火车站装车,全程都有苏国军人陪同。

一张张订单交接完毕,也预示着业务组的工作量在逐渐减少,

直到凌晨一点,苏国的45车货物已经全部交接完毕,业务组的人才算长松了一口气。

这期间麻烦事不断,李华麟这边的水果罐头,郭艾那边的羊毛毯,郭友军负责的农用器械,张晓蕊负责的轻工业产品...

因为天气过度寒冷,导致很多货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但好在业务员们都是省内精挑细选出来的,应对这些小事情轻松无比。

但外交面前无小事,即便是小的事,它也是大事,如果不够大,那就把它夸大,夸大,再夸大!

篝火旁,冯玉刚端着装满牛肉炖土豆的铝饭盒,大口扒拉着,望着苏国的军人们还在搬运货物,不由低声道:

“现在广交会上,苏国人购买的货物都发走了,但咱们的工作还没结束,必须要把带来的展品检查一遍,快速布置好展厅。”

“当然了,自家展品吗,就不用检查那么细致了,只要箱子没被拆封过,意思意思就行了,如果摆放展品时有坏的,回收起来就行。”

“领导的意思是,咱们这一路要贯穿整个苏国,期间接触的城市太多,不可能每个城市都像布拉格维申斯克这样,对咱们表示善意。”

“咱们越到苏国深处,怕是遇到的困难越多,届时那些破损,又无法带回国内的样品,就当顺手人情,打通贸易渠道了。”

郭友军喝着红菜汤,撕咬着大列巴补充道:

“老冯说的没错,同志们,中苏关系冰冻已经很多年了,不要以为我们在布拉格为申斯克遇到了友善,接下来的行程也会一帆风顺。”

“布拉格为申斯克,他对咱们友善,主要是紧邻咱们三省,他们跟咱们买东西,比跟那些欧洲人买东西,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是最优选择。”

“一切都是利益,如果咱们三省不能给到布拉格为申斯克想要的利益,那怕是连大列巴都吃不到,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会很难!”

“但....”郭友军话音一顿,脸色突然变得十分严肃,继续道:“国家信任我们,我们就算再难,也要排除万难,都明白吗!”

“行了行了啊,别动不动就搞宣誓那一套!”

“咱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我们对国家的热忱与信仰,是在心里的,不是喊在嘴边的。”

“你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喝几口手里的红菜汤,一会都凉了!”

李向东接过话茬,带着笑意的目光扫过众人,低声道:

“来时领导都有交代吧,咱们好好干,只要不出问题,大家回去后,卡了很久的副科回去百分百升正科。”

“职员变副科,也是手拿把掐,要真立大功了,升正科也是有可能的!”

“但前提是,我们一定要齐心合力,先保证自己别出错,然后再考虑立功的事,都听明白没?!”

郭友军冷着脸,不屑的瞥了李向东一眼:“你又在搞那封建主义,资本官僚的一套,庸俗!”

李向东耸了耸肩:“我说老郭,咱们是业务员,业务员就是要接触各种利益,也只有利益才能打动我们。”

“我这不是资本官僚主义,是在告诉同志们,努力,就会有回报!”

李华麟几人围坐在篝火旁,啃着红肠吃着大列巴,听着郭友军和李向东互掐,都觉得很有意思。

不管他们的出发点如何,但都是为了团队考虑,这就够了。

但李华麟,李星宇,张晓蕊三人对视一眼,

都知道,不管是科员升副科,还是副科升正科,那都是老员工的事,跟他们没关系!

人家老员工资历够,缺的只是功绩,这次来苏国,就是累计功绩来了!

他们三个都是新人,能跟着来就不错了,就算立功了,也最多是累积资历,想提干,根本是做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