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各自忙碌(2/2)
“李太医,你翻阅了这么多医书,可有什么发现?”陈太医急切地问道。
李太医无奈地摇了摇头:“唉,都是些常见的方子,对皇帝的病情毫无作用。”
“王太医,你调配的药进展如何?”刘太医看向王太医。
王太医擦了擦汗:“还在尝试,希望能有效果。”
“我们不能这样盲目地尝试,必须找到病根所在!”张太医语气沉重。
“可是,这病情如此复杂,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啊?”一位年轻的太医面露难色。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竭尽全力,不能让皇帝的病情继续加重!”张太医坚定地说。
众人纷纷点头,又各自忙碌起来。
李太医转身又回到书架前,继续翻找医书;王太医则更加专注地调配着药材;张太医再次走进皇帝寝宫,观察病情的变化。
整个太医院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息,每个人都心急如焚,期盼着能早日找到治愈皇帝的方法。
而在南方偏远的临西镇的一个宁静小院里,常兰正坐在窗前做着针线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形成一道道温暖的光斑。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厮跑进来,递上一封信:“常姑娘,有您的信。”
常兰放下手中的活计,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是秀秀的信!”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随着文字映入眼帘,常兰的神情时而欢笑,时而担忧。
读完信,常兰将信纸轻轻折好,放在胸口,喃喃自语道:“秀秀终于进太医院了,终于离她的目标又近一步了。在太医院一切都好,我也就放心了。”
她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仿佛随着那封信飘向了远方的太医院,想象着马秀秀在那里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常兰将马秀秀的信小心翼翼地收好,想起还有一封相关的信,她赶忙起身,出了小院,向药庐走去。
此时的马福生正在药庐忙碌。
“马伯伯,秀秀来信了。”常兰把信递给马福生。
马福生双手接过信,眼中满是惊喜和欣慰:“这丫头,还想着给家里写信。”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眯着眼睛读了起来,脸上渐渐浮现出骄傲的笑容:“进太医院了,也算她的愿望成真了。”
常兰在一旁看着,也跟着笑了起来。
常兰回到家中又收到一封信,怀揣着那封新到的信,心情复杂地回到家中。她坐在桌前,轻轻展开信纸,马秀秀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信中马秀秀写道,她与大皇子朱启明一同到的京城。原来朱启明此前失忆,一直由常兰悉心照顾,那段时间朱启明对常兰极其依恋。后来朱启明恢复了记忆回京城,途中竟遇到了马秀秀,二人便结伴同行。
常兰回想起照顾朱启明的日子,那些点滴的温暖和依赖仿佛还在眼前。她不知朱启明是否还记得那段时光,如今他贵为大皇子,又会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抉择。
常兰轻轻叹了口气,将信仔细折好,收进了抽屉里。她的眼神有些迷茫,心中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
常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往昔。
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朱启明是大皇子,大家都亲切地唤他俊哥。他总是带着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世间的烦恼都与他无关。
常兰还记得,俊哥爱在田野里奔跑,放风筝的身姿矫健而欢快,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整个乡间。
夏日的夜晚,他们一起坐在院子里纳凉,俊哥仰望着星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好奇,嘴里说着那些充满幻想的话语,让常兰忍俊不禁。
秋天,他们在果园里采摘果子,俊哥调皮地爬上树,把摘下的果子扔给常兰,两人的笑声伴随着果香弥漫在空气中。
冬天,他们围坐在火炉边,俊哥认真地听常兰讲故事,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
还有去齐云山求医问道的日子。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一幅幅温暖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常兰的心中。
如果他回到了京城,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一个皇子身负重伤昏倒在这偏远之地,肯定有很凶险的事情要处理。
现在的烧饼铺生意兴隆,分店生意也红红火火。几个徒弟也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学习进步也快。接下来她打算还要把分店开到京城去。
胡陆阳和思阳一行人抵达赤风国后,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对兽神教和通敌之事的调查。
赤风国的街头巷尾,他们乔装打扮,暗中探访。胡陆阳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思阳则心思缜密,与当地的百姓巧妙周旋,试图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暗卫们也在各处调查。
在一家破旧的酒馆里,胡陆阳与一个神秘的老者交谈着。老者压低声音,透露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又欲言又止,让胡陆阳更加坚信此事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思阳则混入了当地的集市,与小商贩们闲聊,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关键信息。
夜晚,他们聚集在简陋的客栈房间里,汇总一天的收获。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严肃而坚定的面容。
“看来这兽神教在赤风国的势力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小心行事。”胡陆阳皱着眉头说道。
思阳点头表示同意:“而且通敌之事似乎牵扯到了赤风国的高层,我们得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
一行人在紧张与不安中,继续着他们艰难的调查之旅,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