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从“道长”到“真人”(1/2)
踏入大殿,太渊率先开口,声音清朗而平和。
“贫道太渊,携劣徒林平之、绯村剑心,冒昧造访武当,还望冲虚掌门海涵。”
太渊执道家礼数,声音清越似山涧流泉。身后两位弟子亦随之行礼。
冲虚一袭青蓝道袍随风轻扬,鹤发童颜间显露出几分讶异,他稽首还礼。
“老道有礼了。没想到太渊道长年纪轻轻,便能教导出林居士这般高徒,实在叫老道自愧不如呐。”
冲虚道人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太渊师徒三人。
早在三日之前,冲虚便让师弟灵虚道人去收集林平之的消息。
之所以先查林平之,而非太渊,实在是因为江湖中关于太渊的传闻极少。
这并非太渊刻意隐藏行迹,而是他自出山以来,极少与所谓的武林人士打交道。
若不是在君山之上,太渊曾展露过非凡绝艺,恐怕谁也难以相信,他竟会是声名鹊起的【枪灵】林平之的师父。
两人刚一照面,冲虚道人便虚眯着眼,细细打量起太渊的手脚、身段和步法。
然而,一番观察下来,太渊的模样实在不像身怀绝世武功之人。
手掌手指细腻光滑,全然没有习武之人因常年磨炼而留下的粗糙与茧子。
脚步虽说不上沉重迟钝,但也仅仅比普通百姓轻快些许。
呼吸之间,也不见内修高手那种悠长绵柔的韵律。
不过,太渊有一处却极为不同寻常——那双眼眸。
平常人的瞳孔是深棕色的,加上岁月的变迁,认知的变化,人的眼波会慢慢地变浑浊。
而武功高手运功时眼里会爆发精光,让人觉得明亮,但不会令人感觉清澈。
可太渊的眼睛不一样,那一双眼眸,黑白分明得近乎纯粹,仿若一泓清泉,明净清澈透亮,宛如刚出生的婴孩,连眼白都透着琉璃般的净色。
冲虚道人的脑里不禁闪过《道经》上的描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不知太渊道长今年年岁几何?”冲虚道人心中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
话一出口,他便意识到不妥,忙拱手致歉。
“见谅,是老道唐突了。”
语气中满是歉意。
“无妨,贫道并无此忌讳。”太渊拂袖轻笑,眸中似有星辉流转,“贫道虚度二十有九。“
林平之和绯村剑心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老道长突然道歉,但太渊却知道冲虚道人话里的意思。
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
这是为什么呢?
道教以“喜生恶死”为思想基石,追求长生成仙,故而道士忌讳谈及年龄。
信仰道教的人有多种,住宫观修道者名“道士”,隐居山林修道者称“隐士”,居家修道者为“居士”,他们都是道教徒。
在与他们交谈中,切莫询问其生辰和年龄,以免犯忌。
冲虚道人一时失言,自觉冒犯,这才急忙致歉。
冲虚道人听闻太渊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羡道:“太渊道长真乃道门逸才,里面请。”
说罢,他侧身相让,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一会儿,自有小道童们端着茶点鱼贯而入,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堂内。
冲虚道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道长的高徒,【枪灵】林平之林少侠,在南方一带可是颇具盛名。之前君山之会上的表现,老道也有所耳闻。”
林平之抱拳,略带敬意说道:“冲虚掌门过誉了,晚辈区区薄名罢了。”
语气谦逊,神色却不卑不亢。
太渊开门见山:“道长,贫道今日前来是为了论道一番,增长一些见闻。”
说着放出自己的心神之力,以示自己的道行。
本来太渊如此说法定会让人心生不喜。
武当派是何等地位!
太渊此言不免有狂悖无礼之嫌。
太渊眸光微敛,刹那间,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自他身上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