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铸英雄碑,永镇其鬼!(2/2)
英雄碑选址在长安城的中心广场,这里是炎黄国的心脏地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往来。英雄碑的设计庄严肃穆,碑身为黑色花岗岩,象征着英雄们的坚韧不屈。碑身正面刻有“英雄永存,万古不灭”八个大字,背面则刻满了为国牺牲的英雄们的名字。
经过数月的精心建造,英雄碑终于竣工。揭幕仪式在长安城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周剑锋与其他高级官员们亲自出席。广场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炎黄国军民,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等待着这一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英雄碑揭幕,以此纪念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们。”周剑锋的沉重而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广场,“同样,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
随着周剑锋亲手揭开英雄碑上的红绸,广场上前来的军民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悲呼声。人们纷纷上前,瞻仰英雄碑上的名字,眼中闪烁着泪光,并为其献上最美的鲜花以示敬意。
而英雄碑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纪念英雄们,更是为了表达要民众们的警惕过往,劳记这段悲苦的记忆。
因为只有劳记这段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不会放松警惕,会时刻做好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周剑锋在揭幕仪式落幕时,继续向众人发表讲话:“这座英雄碑不仅是对英雄们的纪念,也是对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敌人的警告:“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我们希望,通过这座英雄碑,让英雄们的英灵能够日夜镇压在倭寇之上,永镇其鬼魂,让其不得超生!”
当世界各国中倭寇移民在得知炎黄国攻打自己国家本土,用其千万同胞的骨灰填路,并在其上建立英雄碑镇压其魂的消息后,集体陷入了沉默。
而此时的倭寇境内,剩下的五千多万具尸体被炎黄军士兵按照指挥室的命令,在倭寇境内堆成一座座大小不一的京观。这些京观分布在倭寇的各个角落,从已是萧条的城市到偏远的乡村,无处不在。
在各大倭寇城市中,景观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座死亡的丰碑。它们矗立在街道的中心,环绕着被战火摧毁的建筑。那腐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作呕。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发出刺耳的叫声。
在倭寇的乡村地区,景观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它们往往位于田间地头,由数百具甚至上千具尸体堆叠而成。尸体在阳光的暴晒下迅速腐烂,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附近的少数逃得命的倭寇村民被迫继续逃离家园,希望寻找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
但是,做梦!
因为这些京观不仅为剩下的倭寇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引发了严重的瘟疫。腐烂的尸体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温床,疾病迅速在幸存的倭寇中蔓延。
“这恶臭让人无法忍受!”一位幸存的倭寇民众掩着鼻子说道,他的眼神中满是恐惧。
而那些已经感染瘟疫的倭寇则在痛苦中挣扎。他们的身体上出现红肿的斑块,随后迅速溃烂。高烧和剧痛让他们日夜不宁,许多人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瘟疫的肆虐下,倭寇的幸存者陷入了绝望。因为倭寇的医疗系统早已崩溃,药品和医疗设备更是没有。幸存的倭寇在街头巷尾搭建起临时的帐篷,试图隔离病人,但效果微乎其微。
“我们该怎么办?”一位母亲紧紧抱着自己发烧的儿子,声音中带着哭腔。
一位幸存的倭寇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希望疫情尽快过去。”
在这样的绝望中,许多幸存者开始反思过去。他们意识到,这场灾难的根源在于倭寇的侵略行为。曾经的荣耀与骄傲如今化作无尽的悔恨与痛苦。
“我们曾经犯下太多的罪行,才被炎黄军的屠杀,这报应来了!”一位年长的幸存者老倭寇低声说道,他的眼神中满是恐惧,因为他也快活不成了。